科技日报讯 (记者叶青 通讯员黄欣然 黄旭锐)6月28日,记者来到广州南沙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,见到纵横交织的“钢管森林”旁耸立着3个银灰色集装箱,以及1个小型储氢罐。这是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装置。它于克日在广州正式投运。 据先容,该装置在海内率先实现通过一套装置完成制氢和发电,实现了绿电和绿氢的双向高效可靠转换。这标记着我国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手艺从实验室走向了树模应用。 “这个装置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手艺,具有电解池和燃料电池两种模式,集制氢与发电功效于一体。”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杨怡萍先容,“在电解池模式下,装置通过高温电解水制取‘绿氢’。将这些氢气网络到储氢罐,可随时向站内供氢。当一键切换到燃料电池模式后,装置可将储氢罐内的氢气运送回装置,通过电化学反应按需发电并网。” 研发团队先后取得大功率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等手艺突破。现在该装置的系统电解制氢功率已达100千瓦,电堆平均每三度电可制一立方氢。相比古板电解制氢手艺,该装置的效率提升了20%—30%。 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手艺总监区定容先容,该装置可作为储能装备,在用电低谷时将富余的绿色电能用来制氢,并贮存起来,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就近消纳。它还可作为发电装备,在用电岑岭时及种种应急情形下,将贮存的绿色氢气用来发电,使电力供应越发清静可靠、绿色低碳。 该装置实现了从质推测系统的周全国产化。“作为小型、漫衍式的能源生产单位,未来通过�?榛幼楹�,装置的制氢与发电功率可抵达兆瓦级。”杨怡萍说。 这套电氢转换装置处于国际先进、海内领先水平。预计到“十五五”时代,该手艺将进一步应用于冶金、化工等领域,电氢转换规模将提升百倍,拓展到万千瓦级。 广州供电局副总司理龙云以为,通过“电—氢”转换,全社会用氢客户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用电客户。这既能大幅增添电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,也能进一步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耗的比重,最终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。
|